
學校新聞
李盈穎,藝術與科技學院影視與多媒體專業2023屆畢業生,她如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,熾熱卻不激烈,耀眼卻不張揚,散發著穩穩的希望和光芒。
做青春的奮斗者
青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像金子一般寶貴,而在國家蒸蒸日上的時代洪流中,只有趁青春而奮斗的人,才能攀上時代的潮頭,成為“萬類霜天競自由”的弄潮兒。
李盈穎在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幾年里,不斷精煉專業技能,熱心于各項實踐,時刻提升思想覺悟,更可貴的是,她在大學這座象牙塔中并沒有忘記關注社會活動。
正如東林書院的那副著名對聯“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。” 李盈穎樂于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地運用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去。她曾經在2021年暑假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中榮獲優秀個人稱號。在這次活動中,她成功將自己的設計作品與社會實踐的宣傳工作相結合,用通俗的畫面向活動組織者傳達出了傳神且獨特的設計理念,獲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褒獎。
李盈穎用行動向人們證明,青年人不僅能夠學好知識,更能夠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,將書面理論與生活實際相連接,做社會有用之才。
做樂觀的求學者
大學學習期間,李盈穎踐行著日拱一卒,做到了功不唐捐。她說,“大學應該培養屬于自己的興趣愛好以此來充實自己,如果過度沉溺于游戲,或是沉迷與手機,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冷落,乃至于荒廢了學業該多么的可惜呀!
李盈穎認為,大學生的主業依舊還是學習,而且與高中相比學習的渠道更加豐富,更應該善于運用各種平臺工具來充實自己的頭腦,以此來應對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。”
在日常學習中,李盈穎不浪費每一次求學機會,她總是按時上課,高效作業,虛心求教。
回憶大學的學習生活,她滔滔不絕,講述著求學時所遇到趣事,她說;“正是這些學習生活中苦中作樂的趣事,才塑造我養成了樂觀積極的心態,現在回想起過去被學業和壓力壓到喘不過氣的日子,也覺得只有快樂了。”
李盈穎說,“不要輕易否定自己,生活從來都是鮮花和荊棘并存,慢慢走,慢也好,步子小也罷,只要不停往前走,終將會到達目標。大學四年我一直堅持著‘慢慢走’自己的路。”
做虔誠的實踐者
為更好地了解社會,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,李盈穎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社會實踐。
當身邊的同學熱衷于窩在宿舍看劇打游戲時,李盈穎從大一便開始熱衷于實踐。無論是志愿者,還是競賽,亦或是運動項目,李盈穎都全力以赴,她將全部的熱情傾注在實踐活動中,正是這一遍一遍的實踐勞動,才鑄就了她強勁的抗壓能力。
正如她說,“靈感來自于生活,很多時候的頓悟都是靠平時的觀察和積累的,多參與活動、多出去感受生活、多跟人溝通,這樣一來,眼界也會變得開闊,接觸的人和事也都會不一樣,不但能夠拓寬知識面,也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和感興趣的事情。”
談及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時,李盈穎說,“我的社交圈子都比較良性和諧,因為我比較佛系,我認為社交圈應小而精,拒絕無效社交,將過多時間花費在無效社交上,不利于我們提升自己,如果在大學期間能夠找到相處舒適的好朋友,能夠走進彼此的內心深處,那將會是一件幸事。”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,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,只有不斷實踐,才不會被信息繭房束縛。李盈穎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,不斷精湛自己的技能,并在實踐中造就了多彩的大學生活。
大學的終點,亦是人生的新起點,希望李盈穎能一直向著光出發。
(學生記者團 李嘉良)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理論學習丨習近平:深刻領會黨中央...